生活里,有很多人熱衷于交際,去追逐推杯換盞的熱鬧;
但也有許多人喜歡獨處,不去理會塵世間的喧囂。
有很多人看似風光無限,身旁朋友成群,但比誰都寂寞;
但也有人看似沉默寡言,好友寥寥,靈魂卻格外自信豐盈。
太過熱鬧的生活,會讓人迷失。
與其忍受熱鬧后的空虛,不如獨自享受冷靜中的充實。
就像叔本華說的這樣:
“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,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。”
的確如此。而那些沒有太多朋友,卻依然活得很自在的人,大多是這3種性格。
來源:視覺中國
不喜社交,專注于提升自己
作家周國平說:
“獨處不是與世隔絕,而是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空間,一種內在的從容,在可支配的時間里,不斷靠近理想中的自我。”
法國科學家約翰·法伯曾經(jīng)做過一個“毛毛蟲實驗”。
他先是在花盆的邊緣放了幾只毛毛蟲,讓它們首尾相連,同時在直徑約15厘米的花盆中心放了一些毛毛蟲愛吃的松針。
由于毛毛蟲具有“跟隨”的習性,始終是一只跟著另一只,所以它們一直圍著花盆轉圈。
幾天后,精疲力竭的毛毛蟲餓死在了食物旁邊,而出現(xiàn)這一悲劇的原因是它們盲目跟隨的習性。
俗話說:“猛獸總是獨行,牛羊才成群結隊。”
人也是一樣,越是有能力的人,越不喜歡把時間花在無效社交上。
初見茜茜時,覺得她這個人不合群、形單影只,你很少看見她參加同事們的飯局和團建活動。
休息時大家一起聊八卦,她也總是一言不發(fā),頂多是笑一笑。
在我的印象里,她不是在忙手頭的工作,就是在埋頭看書。
私底下,大家都說像茜茜這樣的人在單位根本吃不開,也很難在社會上生存。
可茜茜干了不到一年,辭職了,因為她不僅通過了司法考試,還進入了一家有名的律所。
后來,再一次碰見茜茜,她已經(jīng)和之前判若兩人,我看見她在人群中很是耀眼,意氣風發(fā)、自信滿滿。
和她聊起從前,才知道,成為一名律師一直是她的夢想,因為知道這條路有多難走,所以她早早下定決心,絕不受外界的干擾。
《請停止無效社交》一書中說:
“當你的能力、資源、地位配不上你的社交野心,你所做的不過是無效社交。”
真正聰明的人,都專注于個人成長,從不強迫自己合群,更不會隨波逐流。
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不懼怕孤獨,即使在無人問津的時光里,依然可以靜下心來提升、精進自己,徐徐卻堅定地,朝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邁進。
來源:視覺中國
靈魂豐盈,專注于自身的熱愛
很喜歡一句話:
“內心豐盈者,不懼孤獨,獨行也如眾。”
曾幾何時,我們都害怕孤獨,害怕融不進圈子,害怕被這個世界孤立遺棄。
我們廣交朋友,假裝從眾,假裝與人時時有話題可聊,假裝喜歡熱鬧。
但當滿眼繁華褪去,才發(fā)現(xiàn)還是得一個人承受熱鬧之后的孤寂。
我們漸漸明白,內心豐盈的人,即使孤身一人,也能感受到充實與滿足。
小說《簡·愛》的主人公,長相平庸,從小承受著周遭人惡意的目光和嘲諷。
盡管大家都知道她身世可憐,卻沒有人真正同情她,也沒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。
她的心被自卑感緊緊包圍,甚至在面對工作和感情時,她也始終是怯懦、猶豫的。
但是,隨著內在世界的不斷成長、充盈,簡·愛最終獲得了直面所有問題的勇氣。
正應了那句話——靈魂的豐盈,可以超越外在的一切。
她因讀書而獲得的那種沉靜氣質與內在涵養(yǎng),使她成為人群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,跟那些沉迷于虛榮、浮華的女子完全不同。
伍爾夫在《一間自己的房間》中寫道:
“獨立而自由的靈魂,才是幸福之源。做自己,比做任何事情都重要。”
靈魂豐盈的人,懂得如何在獨處中尋找快樂,懂得如何在寧靜中品味生活。
精神獨立的他們,專注于向內生長,專注于自己的熱愛,并將熱愛的事做到極致,讓自己閃閃發(fā)光。
他們的內在世界如此豐富,以至于無需靠外界的鼎沸聲響來填補內心的空虛。
這樣的人,即使朋友寥寥,即使獨自一人,也能活出精彩的人生。
來源:視覺中國
感情干凈,專注于長期關系
有句話說得好:
“人一旦悟透了,就會沉默,不是沒了與人相處的能力,而是沒了逢場作戲的興趣。”
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,雖然通訊錄里的好友很多,但是真正能喊出來吃飯談心的,其實也就那么一兩個。
再看那些遠離社交的人,看似“涼薄”,實則把自己的心思全都放在了生活里。
他們的朋友,不在多,勝在真心;他們的圈子,不在廣,勝在干凈。
電視劇《燦爛的轉身》中,女主蘇菲,事業(yè)蒸蒸日上。
但高處不勝寒,她的身邊沒有多少可以真正交心的朋友。
和丈夫離婚后,一些“熟人”也相繼轉身離去。
唯有朋友安寧,始終陪伴在她身邊。
安寧會在她離婚時給予她安慰和鼓勵,默默地陪她喝酒解悶;
會在她生病住院時寸步不離地照顧她,給她端茶送水。
只要蘇菲一個電話,安寧馬上出現(xiàn)。
當然,好的感情是雙向奔赴的,蘇菲對待安寧也滿是真心與珍惜。
有人說,交友二三,忙時各自努力,閑時相聚言歡,如此甚好。
與其讓低質量的社交消耗你,倒不如嚴格篩選陪在你身邊的好友。
篩出那些泛泛之交,拒絕那些酒肉朋友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圈子越精,日子過得越舒坦。
來源:視覺中國
楊絳先生在《獨處相安》中寫道:
“終不是那八面玲瓏的女子,討不了那四海八荒的喜。只落得圍一爐寂靜的煙火,與獨處的相安,與萬事言和。”
是啊,與其追逐表面的熱鬧,在觥籌交錯中迷失自我,還不如遠離喧囂,在悠然自得的時光中找到內在的平和。
沒有名利的糾纏,沒有人情的紛爭,才是最舒服的生活方式。
愿每個人都可以經(jīng)營好自己內心的一方天地,不為喧囂所擾,不為人言所累,活得肆意且瀟灑。